足球比分直播_竞彩足球-中国竞彩网官网推荐

位置:首页->重要新闻

广西日报专刊报道《一所名牌职校的崛起之路——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工地教学”改革创新纪实》

   2016年2月29日《广西日报》第2版专刊报道《一所名牌职校的崛起之路——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工地教学”改革创新纪实

   广西日报电子版地址:

http://www.gxrb.com.cn/html/2016-02/29/content_1236965.htm


2016年2月29日广西日报整版刊载纪实文章《一所名牌职校的崛起之路》


现将文章全文转载如下:


一所名牌职校的崛起之路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工地教学”改革创新纪实


广西日报   2016-02-29          ■ 林涌泉 文/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亲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技能作品展位参观指导。 

  

 

自治区主席陈武参观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师生共同研制的“理工奔腾”牌汽车。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梁辉(前排左三)在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总结大会上领取“全国文明风采特殊贡献奖”。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新生开学典礼全景图。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模特小组荣获全区技能比赛一等奖。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师生共同设计和建造的绿色节能建筑实训馆效果图。 

  

    林涌泉  文/图


    古往今来,只有在刺刀见红的战场上,才能学会战争;只有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才会学到真经。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如何培养出一名技艺高超的“摸金校尉”?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们会告诉你:和我到“昌桂源教学工地”去走一遭,你就知道了……


    校厂合一:一场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中国,不缺乏高学历的人才,却奇缺技艺精湛的技师。在“职业技术教育”这个最注重实战功力的领域,知行合一,贵在实践,这就更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逻辑。


    然而,过去中国大多数职校,固守着以课堂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白纸黑板,填鸭灌输,脱离实际,纸上谈兵。如此这般在“寒窗苦读”之中学习工艺和技能,无异于盲人摸象,既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更与职场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实践应用等关键能力无甚相关。而这样的学校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即便是其中佼佼者,也往往只是只知口诀,不晓剑法,用工单位总是要花费漫长的时间去进行一次艰难的“回炉”,才能将首次上岗的职校生勉强打造成“能够上战场的新兵”,事倍功半,费力费神。


    职业教育,需要的不仅是数量与规模,更是一次模式与理念的创新。


    而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成为了这场“改革”的先驱者。


    身兼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站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督学”、广西建材协会副会长等多个身份,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梁辉教授,是一个懂专业、又通教育的“复合型伯乐”。马厩里养不出赤兔,课本里灌不出鲁班的道理,梁辉比任何人都明白。


    如何破解?梁辉选择的道路是建立一所应用型的学校,一所“做、学、教”统一的“工地学校”。马厩中固然没有草原,兵营里终归远离沙场,如此何不将马厩搬进草原、在兵营中开辟战场呢?


    2011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建立一种被称为“校厂合一”的新型教学体系。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管理和培养理工学子。一面“引企入校”,把工地搬进学校;一面“移校入企”,将课堂搬到工地。学生、教师、以及来自业界一线的“师傅”们,在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工地上的设备、仪器、样板实体,进行场景化的项目教学,在校园内外的教学工地上真枪真刀地实践,“一招一式”地演练。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大家都在“一砖一瓦”的情境中不断地成长。


    在江海中学会游泳,在硝烟中学会战斗——简单而理想的理念,在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园和工地上,真正成为现实。


    实战为王:一个提前起跑的“课堂”


    2012年,“校企共建”的教学模式在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围墙内外”全面启动。“工地进校园”与“课堂进工地”两大革新并驾齐驱,“项目”“案例”“场景”“模拟岗位”之类的名词成为了这所学校师生们日常念叨的关键词。


    3年中,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与广西昌桂源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建立了一个“校内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工地”,在这个用于教学的“工地”上,建筑工程招投标、建筑工程造价、建筑材料试验与管理、施工安全技术应用与监督、钢筋工实务、砌筑工实务、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等诸多领域一应俱全,形成了一个集群化、专业化、实景化,并涵盖整个建筑类专业群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学子们可将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测量员、资料员等八大员尽收囊中。


    在校外,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邀业界巨头,先后与广西昌桂源投资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南宁正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恒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26家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明确了双方各自的权力和义务,落实了校企双方合作的内容,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师生双方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与束缚,真刀真枪,实打实干,真正实现了“做、学、教”的有机统一。


    在“工地课堂”上,施工技术与构造样式不再只是书名号里了无生气的文字图形,而是一步之遥的存在、触手可及的真实。学生们头戴安全帽,手提工具箱,专心聆听老师的讲解,对照实物体会建筑的空间构造,掌握设计与施工的心法真谛。每一个动作的示范,皆是要诀;每一次尝试着操作,刀刀见血。从工程的测量,到图纸的设计;从最简单的搬砖砌墙,到复杂的“模板钢筋放样”,都能在真实得无以复加的现场环境中,得到最为直观而难忘的亲身体验。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工地课堂”,不仅是学生的课堂,也是执教者自我提升的道场。


    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对口互派到学校任教或指导实训,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某些教师所难以详述的紧要关节,由企业派遣,长期战斗在工程施工第一线的“教练”和“师傅”们,更可现身说法,为学生们指点迷津,甚至与学校教师一道,编撰出更为切合实际的“专业教材”——这所学校的教学创新,彻底告别了照本宣科,实现“知行合一”,促进了学生、教师、师傅三方自身的成长与进步,真正打造了 “双线并行、寓学于工”的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课堂与工地合二为一。梁辉校长经常对学生如是说:“只有在这里,在这个与将来的人生职场一样真实的‘课堂’上,你才能学会如何去面对自己的未来,赢得人生的挑战。”


    光荣之路:一所名牌职校的崛起


    “实干”与“教学”结合的新模式,让广西理工职业教育学校在同业中脱颖而出。新型教学评估管理体系的创立,与“工地课堂”的独门法宝,如同坚实的双翼,搭载这所学校,以及这所学校羽翼上每一个立志拼搏的学子,一同腾飞。


    在与广西昌桂源投资有限公司最初合作建立了“双线并行、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后,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将触手伸向了更广阔的领域。该校制冷专业与广西桂物金岸制冷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三年五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硅酸盐工艺及工业控制专业与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学岗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线指导下,学校各专业均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一方面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培养工作当中,另一方面也为优秀的毕业生提供就业平台,使“教学-实践-就业”形成了一个连通的链条,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也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毕业生每年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企业满意度达到86%以上。


    2011-2015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获奖89项,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472项,连续5年参加全国全区技能比赛名列广西中职学校金牌数、奖牌数、获奖人数“三个第一”;学生参加全国全区“文明风采”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262项,省级奖项2443项,连续3年荣获全国“文明风采”竞赛“卓越组织奖”。


    过去3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在中职招生中,每年都招收超过7000人,中职在册学生超过2万人。2013年,学校以广西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成为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华职教社“黄炎培优秀学校”。


    腾飞已然开始,万里鹏程只在眼前——无论是对学校,还是选择这所学校的学生和企业,皆是如此。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校长梁辉的眼中是一项常态化、长效化的系统工程。眼前的成就,并不意味着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无论如何,每一位“广西理工人”,都将在前行的道路上全力以赴,为实现“国际水准、全国一流、广西第一”的办学目标而快马扬鞭。


    2016年的广西,热土之上的建设热潮方兴未艾,无数青年学子将走进校园,走进车间和工地,汇入“一带一路”昂然崛起的历史洪流之中,用自己青春的热血、精湛的技艺,去为这个注定为后人所回望的时代,添砖加瓦。


    世上本无路,需要用自己的睿智和双手,去铺就人生前进的道路。